北京好在哪里?我們生活在這個大都市,每日與鋼筋水泥搏擊,每日呼吸渾濁的空氣,每日面對生活巨大的壓力,每日看著心驚肉跳的房價,每日受著物欲橫流的沖擊。北京好在哪里?誰能告訴我。
答:科技文化發(fā)達,交流頻繁,機會很多,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好,如果有房子就過的輕松了,不過最近房價漲的很快。在大城市利于下一代。
答:北京市是一座文化古城,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很多人向往北京,“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歌曲伴隨一代人長大。在一些國人眼里,北京是最神圣的地方了,北京的天,最藍,月亮最亮,北京的陽光都格外燦爛。,
說實話,除了學習和科研可以選擇北京,其它我覺得北京沒有什么可以讓人值得驕傲的。首先,北京無山無水,氣候干燥,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人口密集,交通擁擠。在由就是空氣污染嚴重。你說北京有什么可愛之處吧?北京人,為什么不愿意離開北京?外地人為什么擁向北京?這里有個思想誤區(qū)。中國人一向認為北京是最好的,理由是北京是古都。北京是現(xiàn)在的首都,這里有很多的優(yōu)惠,在其他城市里是沒有的。北京人的孩子考學分數線很低。北京人,改革之前就是吃,精米,白面。
其實,北京人多少有一些八旗子弟的風范。身為北京人,好像各個都是政治局委員似的。說話的腔調,看人的眼神那個“!。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北京的人口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量的外來定居人口,把北京的房價炒的,一翻在翻,城市的改造,市民開始搬出城區(qū)。一開始時選擇,昌平,豐臺。隨著房價的不斷攀升,后來又選擇到通州等更遠一點的地方。
北京人遷出城市的中心地帶,心里那個不爽啊;拭,一等公民的感覺一下受到挑戰(zhàn)了。于是極力維護那一點可憐的北京人的面子。其實北京人就是讓這種“一等公民”給害了。北京的孩子學習沒有外省市的孩子刻苦,能成大器的北京人少得可憐。因為北京的孩子知道,北京的高等學府對他們是低分數招收的,北京人不愿意離開北京,因為他們覺得北京是最好的城市。他們相信歌詞中寫的,“每當我們想起北京,心中就有力量”。但是他們沒有看到,北京“地產人”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北京這個城市也不怎么樣么,現(xiàn)在一些中小型沿海城市,那個不是風光絢麗,空氣新鮮,市場繁榮,城市文化豐富多彩。南方的廈門,珠海,張家港,臺州,寧波。山東的煙臺,青島,蓬萊,龍口,威海。東北的,大連,哈爾濱,丹東,吉林市,牡丹江。佳木斯等等。這些城市的現(xiàn)代化程度都比較高。北京大街上的電線桿子,在這些城市里你是看不見的。江澤民總書記,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到佳木斯視察時,都驚嘆這個城市的美麗。所以北京的優(yōu)勢會逐步消失。北京人的一等公民的地位,也必然會消失。北京不好,原因是龐大,陳舊。氣候不適合人類居住,還有沙塵暴的光顧。北京人不好,夜郎自大。目光短淺,缺少自治力。這些年由于萬歲喊的太多了。北京人除了做秀,沒有真功夫。
外籍人進北京,可以給北京帶來更多的活力。北京人,被迫走出北京對于北京人來說也不是壞事,北京人可以開闊一下視野。找到自己的差距。這是一種人口的自然流動,這種流動有利無害。不要人為地去限制。
美國好在哪里?
生存環(huán)境好。
“自由的美國”。當然美國有很多的不自由,如果你不習慣的話,你沒有自由隨地吐痰,你沒有自由在餐館里抽煙,你沒有自由對你的孩子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你也沒有自由在警察查你駕照時,出言不遜。你沒有自由在不經主人邀請進入別人的房間(地盤),甚至你沒有自由提著酒瓶在馬路上走路。如你不注意這些事情,你會立即沒有自由。但是如果你在了解這些情況后(不影響別人的生活,不影響社會的情況下),你就有很多的自由,你有自由不被別人歧視,你有自由遷徙,你有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你有自由檢查你交的稅的去向,你有自由在某個政府部門去告另外一個政府部門而不用擔心他們是否串通。你有自由了解一切你應該了解到的事情。同時你也有自由保衛(wèi)自己。(這在美國有很大的爭議,也就是槍支問題)。美國人是其他國家的棄兒。所以他們也有拋棄歷史包袱的習慣。據說,有些美國人不知道美國英語是從英國來的。不知道華盛頓是英國人等。但這些無知并不能阻止他們如同自然界的動物一般自由自在的感受現(xiàn)在。普通美國人是不知過去,不為將來的。因為沒有包袱,這種輕松的自由讓很多美國人感覺特別的單純。
國內很多人喜歡動不動說什么融入主流社會的問題,似乎無法融入是因為英語學得不夠地道,兩種不同的文化,是永遠不可能真正地相互融入的。我們不妨反過來看問題,一個藍眼睛黃頭發(fā)的西方人,他中文說得再好,你會把他當中國人嗎?那個大山,中文說得比有些中國人還地道,你覺得他融入中國主流社會了嗎?其實就個人來說,待哪里不是待,關鍵看你自己聰明不聰明。
從25個方面,來細化傳統(tǒng)美國公民(市民)和當代美國公民的品格性質、文化特征和趨勢。
第一,美國的公民基本理論,源自于美國憲法。美國憲法規(guī)定你的責任,也規(guī)定你的權利,美國公民的權利和責任,除了選舉、納稅等之外,大部分內容是在美國的修改法案中確定的。如,第一修改法案講到言論表達的自由,第二修改法案講到擁有槍支的權利。
第二,市民的良知及其宗教感,是美國公民品格的核心部分。良知是公民素質的核心、公民品格的核心。這些核心內容又是和美國公民的宗教的感覺、宗教的意識分不開的。
第三,美國公民有一種豁達、樂天、看透生死的精神。美國死人的時候不叫追悼會,而是“慶祝生命”(Celebrating Life),而且在追悼會上大家比賽,看誰講的笑話多能引起參加追悼會的人滿堂大笑,這個人就厲害。這是一種很豁達,很通達的精神。
第四,美國是有階級的公民社會。美國社會的階級基本上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勞工階級,第二是中產階級,第三是富有階級、資產階級,美國的階級就像是橄欖球,兩頭小中間大。美國有一位脫口秀主持人,叫比爾·歐萊利,年收入超百萬美元,每天喝咖啡不到星巴克,卻到很便宜的小咖啡館去。那里有消防隊員、有低收入的市民跟他聊天,他從那里獲取談話的素材,在第二天的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出來。他說,“是勞工階級和中產階級使得資產階級繁榮!备挥须A級沒有忘記勞動階級的貢獻、中產階級的貢獻,這是美國之所以階級存在,但階級調和也存在的原因。美國社會的和諧就是這樣來的。
第五,美國公民有強烈的契約精神。如果不按照契約辦你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牛仔時代就是一諾千金,踐踏信任就是犯罪。如果誰違反這樣的精神,互相就用槍來說話。美國民間就有恪守諾言的傳統(tǒng)。這種精神變成全民的精神,就是美國憲法。
第六,美國公民具有強烈的商業(yè)精神。美國人從小就是這樣,小時候就在街邊賣果汁和餅干賺錢。多數人18歲以后就要自謀生路,自己養(yǎng)活自己。很多人從小就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哪怕父母是億萬富翁也不愿意伸手要錢。
第七,美國公民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財產權。公民有權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向侵入者動用武力甚至開槍。
第八,美國公民既有傳統(tǒng)價值的觀念,也有開放的婚姻和性愛觀。一個家庭父母角色不能混,父親一定帶著孩子去打網球,練習橄欖球,或者是打籃球,母親則在家里照顧家庭。但是美國有一些州通過了同性戀可以結婚,而且美國的性愛觀又是比較開放的。
第九,當代美國公民具有獨立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
第十,當代美國公民具有我行我素的思考方式和生活風格。
第十一,美國公民是世界上最少遺產觀念的公民,而且有一種傳精神不傳財產的傳統(tǒng)。遺產稅是多少?如果將一萬美元遺產給兒子,兒子必須要交50%的稅,也就是五千美元的稅。美國有些人主張希望改變這個稅法,但反對改變這項法律的卻是一些大企業(yè)家。
第十二,美國市民、美國公民具有承擔風險的一種信念和不斷強大自己體魄的傳統(tǒng)。他們有這樣的精神,一往無前,如果戰(zhàn)戰(zhàn)兢兢患得患失,是不能成功的。思考者要有強大的肌肉,沒有強大的肌肉,你的思考是不健全的。
第十三,美國市民有在沖撞中爭取成功和勝利的性格。美國的國球是什么?是橄欖球。橄欖球就是在沖撞中取勝。
第十四,美國公民是來自世界最多族裔的公民族群。記得我宣誓入籍時,大概來自113個國家的移民在那兒宣誓,可想而知這個國家有多么強大的吸引力。
第十五,美國市民有紳士禮遇的共存文化和互益文化。人與人之間平時是相互競爭的,你我在一個班上我就要競爭,但是會以禮相待。比如說幾年前,加州州長戴維斯被人彈劾下來,施瓦辛格當選為加州州長后并沒有因為是競爭敵手就一定要搞得你死我活,反而把戴維斯請到州政府的大堂里,為一幅大型油畫揭幕。
第十六,美國市民社會有重視“人”,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公民社會風氣。
第十七,美國公民擁有的是有條件的自由,決不會是絕對的自由。而且美國公民的自由是包含著整體自由的自由,就像美國肯尼迪總統(tǒng)說的,“個人的自由和美國公民的整體自由是不可區(qū)分、不可分割的”。
第十八,美國公民高度重視、高度肯定智慧產權。這種高度評價不是虛空的表揚表彰,而是體現(xiàn)在經濟收入上。
第十九,美國公民有相互關愛的精神,有人人幫我、我?guī)腿巳说木瘛?
第二十,美國公民還有大家不常講的罵人文化。如果你交一個美國朋友,從來沒有在你面前罵過人,那不是你的好朋友。為什么呢?美國人有一種牛仔精神,不滿意的東西來不及表述就罵你一句。
第二十一,美國公民具有追求新奇、思考不同的精神。我希望學校給學生一些空白的時間,讓他們胡思亂想,這就可能引發(fā)不同的思想,可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
第二十二,杰出的美國公民有超越金錢觀念和資本社會利益驅動的束縛而博愛天下的慈善心懷。世界上捐錢最多的是誰?一個是七十多歲的巴菲特,另外一個是四十多歲的比爾·蓋茨,這兩個人具有以天下大事為己任的慈善心懷,具有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偉大的良知,只有在美國的土地上,在美國的文化中才能產生。
第二十三,美國男盛女也盛。2008年,多數民眾絕對不會選希拉里,因為美國是女權主義旺盛的國家,但也是男權主義更強的國家。男人強勢,是為了承擔更多責任和風險。
第二十四,美國公民是率先走向世界,也是成為最多世界公民的群體。這種世界公民的意識,是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思想上的,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發(fā)展。比如,在我的朋友中,很多人一直在學習中國文化。
第二十五,美國公民中有很多肥胖的人。這也是美國公民的特點。我在美國二十年,感覺美國****的變化之一,是美國椅子越做越大,屁股大了。
去了美國回來才知道美國比中國差多了!
中國幾乎人人有自行車,每一家都有好幾輛,自行車在中國只要二百多元,馬路上還有專門的寬敞的自行車道。而在美國,一輛自行車要賣七八十美元,折合人民幣要600多元,一般人都嫌貴,所以在美國 騎自行車只是有錢有閑人的運動。而專門的自行車道只能在極少數的公園里才有。中國的電視,一般人家里都既能收到中文臺,也能收到英文臺(如CCTV4和CCTV9),而美國的主流電視如CNN等卻只有英文臺。中國的電視臺之間也互相協(xié)作,有統(tǒng)一的播出口徑,而美國的電視臺之間往往各說各辭,讓觀眾不知所從。中國每年有很長的休假,逢重大節(jié)日如國慶五一都放假七天,平常工作也用不著這么緊張,上班時間看看報紙出去辦個事什么的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下了班一起打打麻將也很有情調。在美國,人人為生活奔波,一早忙到晚,真是連個喘氣的時間也沒有。掙點錢還要交稅。當公務員的就那么點死錢,連個灰色收入也沒有。在中國,在公共場所吸煙,自由自在的聊天,吐痰都很方便,根本就不會有人說你,偶爾順手拿點什么,不小心破壞點公物,警察也不會來管你。在美國闖個紅燈還要上法院,煩都煩死了。
在中國誰錢包里沒幾個閑錢?在美國你打開10個人的錢包,有6個人除了幾張塑料卡外身無分文,有兩個人有但有只有區(qū)區(qū)幾塊,還是預備給別人作小費的。在美國小孩子很容量接觸到有害的信息,特別是通過互聯(lián)網。值得慶幸的是,美國的網絡不象中國這么發(fā)達,不象中國那樣遍地是網吧,否則很難想象美國會墮落成什么樣子。在中國,我們有專門的網警負責把關,過濾有害信息,所以不存在上述問題。
在中國你想搞個文憑什么的很容易,象領導干部比較忙的,一般讓所在單位交幾千塊錢,也不用麻煩什么考試,過兩年就可以領證書了。如果你要急用也方便得很,隨便找個電線桿,照著上面的號碼打個電話,兩天之內就搞出來了,價格也不貴。在美國,你隨便讀個學位還不得花幾萬美金?到時還不一定畢業(yè)得了呢。還有呢,在美國你想買個DVD,還不得10多美金,折合人民幣八九十塊呢,裝個W I N D
O W S什么的還不得上百美金啊。在中國,電子市場上4元人民幣什么軟件電影隨便拿,一張盤上還好多軟件,好幾部電影呢,折算下來每部電影就幾美分,軟件幾乎不花錢。順便說一句,中國人家里大部分都有VCD機,而一般美國人家里根本買不起VCD機,往往家里擺的是老掉牙的錄像機。
再說說車的問題,美國車大多死笨死笨,耗油,所以日本車在美國占了很大市場。象夏利這樣輕便的車在美國根本就沒法生產,可能原來中國對美國限制出口的緣故吧。最近聽說解禁了,首批夏利已出口美國,便宜鬼子們了。
在美國,除了計算機等一些技術層面比較低的東西,大部分高科技產品如玩具,鞋子,茶杯等大量的生活日用品都來自中國。這些東西在美國往往由商家通過REBATE的方式**派送,也算中國人民救濟窮苦的美國人民的一種形式吧。
我們也請那些準備反駁這篇文章的人先想一想:你在中國每一個中等的城市都能吃到正宗的麥當勞,你在美國是不是每一個中等城市都能吃上正宗的羊肉泡饃,或是西湖醋魚,或是北京烤鴨呢?還有,美國有膽上三峽工程嗎,美國有膽搞南水北調嗎?讓小布什花幾千億慶祝國慶試試?這完全是我們國力的體現(xiàn)。中國可以下崗幾千萬人,中國垮了嗎,沒有。換在美國,弄個幾千萬人下崗,再搞個幾億農民進城試試,還不得把布什撕了。 (王朔)
如果你交一個美國朋友,從來沒有在你面前罵過人,那不是你的好朋友。
美國社會有重視“人”,把“人”放在第一位。
A、權利平等;
B、機會平等。
三權分立,即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機構共同存在,地位平等且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是當前世界上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民主政治制度。最早由17世紀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洛克提出,用以鞏固當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后來該學說不斷傳播,并被法國著名人物孟德斯鳩詮釋為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形式,解決了在該種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現(xiàn)的部分問題。該學說在當時被廣泛認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證。
三權分立的實行:美國的立國者對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態(tài)度。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他們接納了孟德斯鳩的想法,在美國憲法之內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開,而且讓它們互相制衡。在當時這種憲制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至今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三權分立,仍然是眾多民主政體中最徹底的。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憲制架構。
三權分立常見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行政及立法機關之間的矛盾。其中一種方法是采用議會制。在議會制之下,行政機關的領導來自立法機關的多數派。行政。立法的并不完全分離,F(xiàn)代一般認為,成功和穩(wěn)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徹底的三權分立。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所有開始實行民主便使用總統(tǒng)制的國家,它們的首次民主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相反議會制的成功率反而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