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路怒(road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路怒癥”發(fā)作者會襲擊他人的汽車,有時無辜的同車乘客也會遭殃!奥放Y”典型癥狀,闖紅燈被攔看到交警就不爽,“一般來說,駕駛員跟乘客或其他車輛發(fā)生沖突,多是因為小摩擦小碰撞,但由于出租車駕駛員的壓力比較大,整天處的環(huán)境比較嘈雜,確實有個別的駕駛員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易怒、愛罵臟話、說話很沖等情緒,尤其是出租車司機家里有事的時候!蹦暇┦锌凸芴幫对V處理中心負責人這樣說。
“路怒癥”這一疾病,顧名思義,路怒就是帶著憤怒去開車!奥放保╮oadrage)一詞被收入新版牛津詞語大辭典,可見這一現(xiàn)象,在世界范圍內的流行。據(jù)某個權威機構調查,有60%的有車族患有“路怒癥”,這已成一種常見汽車綜合癥。有以下癥狀的就是“路怒族”,要注意調節(jié)心態(tài)了。
癥狀一:開車“罵人”成常態(tài)。
癥狀二: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沖動。
癥狀三:喜歡跟人“頂牛”。
癥狀四: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隨著駕車族日益壯大,因為開車而誘發(fā)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而這類人在國外被稱為“路怒族”,所患的為“路怒癥”。你在開車上路時,后頭有人朝你猛按喇叭嗎?你通常認為這是素質問題,其實這很可能是“路怒癥”的表現(xiàn)。隨著城市車輛的增多,因駕車引發(fā)的情緒沖突也越來越多,情緒失控的路怒癥發(fā)作者會襲擊他人和其他汽車以泄憤。
路怒癥表現(xiàn):開車心情煩躁,容易發(fā)脾氣,甚至會情結失控。 “路怒族”是汽車社會的副產品。中國城市車輛的增多,使駕車引發(fā)的情緒沖突也越來越多。顧愷頡認為:除了交通堵塞外,工作生活壓力、個人性格特質等都是路怒癥的潛在原因。這其中,除了生理因素,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2006年,該心理咨詢中心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司機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較高,達到59.8%。其中,長途汽車司機心理障礙發(fā)生率高達80%,私家車主則為44.4%!皢栴}司機”的各類心理癥狀主要包括“偏執(zhí)狀態(tài)”“強迫觀念”“軀干化障礙”“人際關系敏感”等等。 “路怒癥”不僅對駕駛員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更威脅到駕駛安全。目前“路怒癥”主要還在自防。病情較輕的,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心情激動時最好不要駕車。一些不良情緒可通過打球、跑步、跳舞等方式排解,不要長期讓精神和身體處于緊張和勞累狀態(tài)。
高血壓患者中,八成是有車族。
你是否一開車上路就心煩氣躁,看到堵車就憤怒不已,瘋狂鳴笛催促前方車輛,被其他車輛超越就非要與之“一追高下”?這些都可能是“路怒癥”的表現(xiàn)!心理咨詢師建議“路怒”者們:要接受深圳機動車突破150萬輛的現(xiàn)實,不要對開車帶來的便利抱有過高期望。
瘋狂鳴笛催“生手”
賭氣超車豎中指
一路追趕“夾塞”者
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主任徐景安:別對便利期望過高
“路怒癥”等各種與道路擁堵有關的焦躁表現(xiàn),是現(xiàn)代病之一,主要源于人們過高地期待開車帶來的便利。人們在買車的時候,想到的往往都是車帶給自己的種種方便和快捷;上路后,發(fā)現(xiàn)擁堵的現(xiàn)實與自己當初的期望差距很大,所以焦躁的心理就十分強烈。如果人們能夠一開始就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知道汽車帶給大家的除了便利外必然還有擁堵,當擁堵來臨時,就會以更坦然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了。遭遇堵車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不要全心想著堵車的事情,而是給自己找一些其他的宣泄點或者興趣點,比如聽聽音樂、聽聽廣播,等等。
開車實在是一件難以心平氣和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是會“被路怒”。
會遇到施工陷阱。
會遇到慢悠悠的車。
會遇到占道亂停車。
會遇到莫名其妙的開車人。
會遇到大搖大擺的三輪車。
北京堵車的問題,僅想就同胞們自身的問題發(fā)表些看法。
1、虛榮心理:美國號稱“汽車輪子上的國家”,但大多數(shù)美國人只把汽車看成是一種交通工具,這與國人把汽車看成是某種身份的象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們學習駕駛,一看是否需要,二看自己是否適合。不像我們可愛的同胞,好像自己家沒有車,自己沒有駕駛證就比別人矮了三分。
2、自私心理:悠悠萬事,唯我獨尊。很多國人開車上路,只管自己方便,哪管他人如何?各個都把自己當成了皇帝老子和皇后娘娘了,尤以權貴為甚。而國人不知反省,反而紛紛效仿。
3、投機心理:不講規(guī)則,沒有道德,總想著鉆空子,投機取巧。呵呵,官員們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讓別人鉆了空子。正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也要告誡國人,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有些人的確太自私,再加上投機心理,在路上躥來躥去,想怎么開就怎么開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沒有任何代價!
最近十年,京城的車增了不少,上下班時間堵車的現(xiàn)象日益嚴重。據(jù)說,北京二環(huán)至三環(huán)之間的干道上,高峰時車輛的平均速度,已經由1994年的45公里/小時下降到2005年的10公里/小時以下,低于自行車12公里/小時。
現(xiàn)在買車,是為了日后堵車,是為了將來的不經濟。
“路怒癥”屬于心理學上的“陣發(fā)型暴怒障礙”。專家說,“陣發(fā)型暴怒障礙”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易受外界刺激產生暴怒情緒,并可能導致敵意、攻擊性、暴力性的行為。
深呼吸10秒應對焦躁情緒,進入春季,人的情緒開始從抑制轉向亢奮,因此,春季是“路恐癥”的多發(fā)期。平時,要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開車上路時,一旦出現(xiàn)了焦躁,想要和人爭吵,就讓自己深呼吸10秒鐘,如果10秒鐘以后還想爭吵再吵,但一般來說,心理學上的10秒鐘定律會讓大部分不愉快被淡化。
心理專家指出,“路怒癥”是一種汽車時代的世界通病,目前已成為繼噪聲性耳聾、視力疲勞綜合征、頸椎病等之后的又一種常見汽車綜合癥。大家有這種情況嗎?如果有可真是要注意,害人害己,千萬要不得。避免路怒癥,換位思考也很重要。很多暴躁的司機對別人的駕駛方法十分不滿,其實自己開車也文明不到哪兒去。不過人往往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有原因的,卻不能理解別人也會有各種原因。遇到不文明的駕駛行為,不妨換位思考,為對方找找“借口”。比如前面的車走得慢,您可以想象她可能是個新手,或者是個女司機,綠燈亮了車熄火了她也會很著急;看到別人亂并線,或許是這位司機遇到了著急的事情;看到前面的車速度太慢,他可能是個穩(wěn)健的老司機,而不是要故意擋路……嘗試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就是最有效的路怒癥情緒控制法。
哪些人是“路怒”易感者?心理專家認為,有以下四種心理問題的是高!奥放Y”易感人群:
- 情緒不穩(wěn)定者
- 強迫傾向
- 恐懼心理
- 動作行為遲鈍
“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發(fā)作者會做出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舉動,甚至會襲擊他人的汽車。醫(yī)學界把“路怒癥”歸類為陣發(fā)型暴怒障礙,相當多的司機都有這些癥狀,但并非每個“路怒癥”患者都明白自己得病了,所以,出現(xiàn)這種癥狀與個人素質關系不大。“俗話說得好,‘官升脾氣長’,雖說司機不是官,但坐進駕駛座難免感覺身穿布衣的自己變成了身披鎧甲的‘巨無霸’,與行走的路人相比,心里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成就感’,心理學上叫‘掌控成就感’。一旦這種感覺被破壞,就會產生罵人、打人、毀物等一系列攻擊行為!放Y’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這種情緒滲透到生活中,對夫妻情感也極具破壞性。但除了重癥患者須看心理醫(yī)生外,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靠自我調節(jié)和親人幫助來克服。”
專家認為,要治療都市有車族日漸嚴重的“路怒癥”,需要從心理治療、提高行車素養(yǎng)和疏導公共交通等方面著手。建議車主應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情緒激動時不宜駕車,那些敏感且易情緒化的人更要注意駕車時的心理感受。要經常自我省察,若發(fā)現(xiàn)自己連續(xù)幾周有嚴重的情緒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平時也要通過一些輕松的活動排解和釋放緊張情緒,比如爬山、打球、唱歌、跳舞、游泳等都十分有效。車主應提升行車素養(yǎng),形成禮讓駕車、錯峰意識等文明行車習慣。車主可提早出行,留足行車時間,有意識地放慢行車速度,從容行車。駕校在培訓學員時可考慮開設相關課程,幫助學員樹立正確、健康的“駕駛觀”。大力發(fā)展包括公交、地鐵、輕軌以及班車等在內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將是有效減輕城市車輛負載、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緩解有車族“路怒癥”的重要舉措。
眾多車主在享受高品質有車生活的同時,也在承受著某種煎熬。見有人非法并線,就有打人的沖動;前車如果開得慢,就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對于非機動車亂占道,更是忍不住想說粗口……有心理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種汽車時代的世界通病。
差點掀翻堵路三輪車
蝸牛車速讓人抓狂
路怒癥是一種心理障礙
“路怒” roadrage 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發(fā)作者會襲擊他人的汽車,有時無辜的同車乘客也會遭殃。醫(yī)學界把“路怒癥”歸類為陣發(fā)型暴怒障礙,指多重的怒火爆發(fā)出來,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奥放Y”發(fā)作的人經常會口出威脅、動粗甚至毀損他人財物,F(xiàn)在的研究表明,相當多的司機有這些癥狀,但并非每個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得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