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又譯為路徑依賴性,它的特定含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并讓你輕易走不出去。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是道格拉斯•諾思,由于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道格拉斯•諾思于199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奥窂揭蕾嚒崩碚摫豢偨Y出來之后,人們把它廣泛應用在選擇和習慣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們的一切選擇都會受到路徑依賴的可怕影響,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xiàn)在可能的選擇,人們關于習慣的一切理論都可以用“路徑依賴”來解釋。
一個廣為流傳、引人入勝的例證是:現(xiàn)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原來,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所設計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電車所用的輪距標準。那么,電車的標準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所以電車的標準是沿用馬車的輪距標準。馬車又為什么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英國馬路轍跡的寬度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所以,如果馬車用其他輪距,它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從古羅馬人那里來的。因為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它的軍隊所鋪設的,而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羅馬戰(zhàn)車的寬度。 任何其他輪寬的戰(zhàn)車在這些路上行駛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很長?梢栽賳,羅馬人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戰(zhàn)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zhàn)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美國航天飛機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 路徑依賴些推進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所以,最后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致了美國航天飛機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