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的特點與定位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電吉他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產物,從外型到音響都與傳統(tǒng)的吉他有著明顯的差別。琴體使用新硬木制成,配有音量、音調調節(jié)器以及顫音結構等裝置。配合效果器的使用,電吉他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在現(xiàn)代音樂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結構組成:比普通吉他少了共鳴箱,其余部分與普通吉他相同。電吉他的發(fā)音是通過弦馬下的電磁擴音裝置連接音箱(揚聲器)而實現(xiàn)的,因此可以調節(jié) 發(fā)音音量。以電吉他的結構來分可分為三種 :Bolt-on : 琴柄是以四個螺絲鎖在琴身上的.此類琴以Fender為代表.Set-in : 琴柄是以粘膠予琴身結合的.此類琴以Gibson為代表.Through neck : 琴柄整支通到底,琴身是由兩塊木頭將其夾住而成.此類琴以Carvin出的較多,ESP早期也有很多,但現(xiàn)在或許成本的增加,或許制作技術的困難,已較少見.
以電吉他的材質來分可將其分為 :指板的材質 : 除了少數(shù)合成材料外,可分為楓木(maple), 紫檀(rosewood, 又稱玫瑰木), 及黑檀(bony).琴頸的材質 : 大多數(shù)是楓木及桃花心木(mahogany).琴身材質 : 這就多了.絕大多數(shù)Fender形式的吉他用白楊木(Alder), 有一些用(Basswood), 絕大多數(shù)Gibson形式的吉他用桃花心目上面再貼一片楓木.赤楊木(Poplar)性質和白楊木(Alder)很像,所以也常被采用.梣木(Ash)也常被用來做琴身以電吉他的拾音器來分,可分為單線圈及雙線圈兩種,以它們的電路來分,又可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種.以電吉他的搖桿來分,可分為固定式及浮動式.其它有關電吉他的分類,可以依據(jù)指板的寬度,弦長,指板的弧度,及琴格的大小來分.
樂器特色:由于擺脫了共鳴箱的限制,因此擴大了普通吉他的音域,并使高把位的表現(xiàn)力增強。另外,由于電吉他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長可短,故比起普通吉他來,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 更大,在表現(xiàn)滑音、顫音和倚音方面(這正是吉他類樂器的 突出特點)更是游刃有余。而且電吉他的音色可由各種效果器來改變、修飾,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以演奏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更是這種樂器的魅力所在。
電吉他分類。按照演奏類型分為無共鳴箱實體琴體與有共鳴箱音孔琴體。琴頸類似于民謠吉他,使用鋼絲弦,使用磁性拾音器,根據(jù)弦振動到電聲轉換的原理,然后用揚聲器放大聲波信號發(fā)聲,通過效果器可發(fā)出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音色,是現(xiàn)代流行音樂及搖滾樂必不可少的樂器。周邊設備龐大,如效果器、放大器等。經(jīng)過給類周邊設備可以使吉他出現(xiàn)各種不同種類的音色,可塑性強,表現(xiàn)力隨個人愛好而定。演奏可使用撥片、滑棒等工具創(chuàng)造更多效果。琴頸類似于民謠吉他,使用鋼絲弦,無共鳴箱,使用磁性拾音器,根據(jù)弦振動到電聲轉換的原理,然后用揚聲器發(fā)聲, 加上效果器可發(fā)出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音色,是現(xiàn)代流行音樂及搖滾樂必不可少的樂器。電吉他必須通過擴音裝置才能發(fā)聲,以一條電纜線連接。演奏時通常還要連接效果器,已發(fā)出各種風格的聲音。電吉他在搖滾樂中地位十分重要。
雖然電吉他的外形、顏色、風格各有不同,但通常以拾音器的數(shù)量和排列分成以下四種:START (斯特拉特型) 拾音器:單單單。LES PAUL (萊斯鮑爾型) 拾音器:雙雙。HYBRID (混合型) 拾音器:單單雙。LEAD (主旋律型) 拾音器:雙單雙。
如何來定位高檔電吉他呢?你也許會以價格作為評判的標準,然而事實上遠非如此。一把高檔的吉他應以其木材、配件、做工和設計意圖來進行評定。在木材上有著極大的價格浮動余地,如果你需要一把以巴西紅木和玻利維亞的桃花芯木做的電吉他,那么你可能就要為此付出2萬元,因為許多高檔的木種都已瀕臨滅絕,各國政府也紛紛頒布法令禁止砍伐。所以我們使用的這些木材很可能是20年前或者更早就已在庫中貯藏、風干的了。但由于其優(yōu)良的聲學特征,眾多演奏家們依然紛紛選用以這些木材制作的電吉他,所有造成了今天這樣“洛陽紙貴”的情況。好馬需好鞍,在配件的選配上眾多品牌也一絲不茍。Floyd Rose(佛洛依德·羅斯)顫音系統(tǒng),Seymour Duncan(希蒙·鄧肯)、Dimarzio(底瑪喬)、EMG拾音器,Sperzel(斯佩基爾)卷弦器,Dunlop(登陸浦)品絲,Buzz Feiten(貝資·費騰)調音系統(tǒng)等等的運用更是保證了一把完美電吉他的誕生。必須說明的是,這些東西在選用上都是經(jīng)過了反復的推敲,這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設計意圖”。他們在設計每一款電吉他時都會用到不同的材料,比如設計適合彈爵士的電吉他和適合彈重型音樂的電吉他時,他們所選用的木材,拾音器,搖把的種類,甚至品絲的寬窄和厚度都不盡相同。在品絲的鑲嵌上他們也是力求完美,即使不是帶有Buzz Feiten調音系統(tǒng)的琴,它的音準也非常的出眾。
在國外有些廠商為了迎合那些挑剔的近似于鑒賞家的吉他手的特殊要求,開始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做吉他。我們這里所說的量身定做并不是指他們的簽名系列吉他。他們的方法是把吉他手請到公司內,一邊制造一邊讓吉他手提出改進意見,這樣制造出來的吉他雖然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但是這一做法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高檔電吉他市場的普遍趨勢。當然他們之所以這么考究也是出于對那些專業(yè)人士需求的考慮。這樣的吉他經(jīng)過某些方面的簡化調整就變成了我們在琴行中能見到的高檔吉他,比較好的例子就是Ibanez公司的Jem系列。這個系列的電吉他在每一年都會對琴的外部做一些改動而出品一個新的型號,這樣的舉動當然是出于對那些Steve Vai樂迷需求和Jem琴愛好者收藏的考慮。當然這種方法不只是Ibanez公司在使用。然而在國內高檔電吉他市場品種的選擇余地并不豐富,許多人想要的品牌與型號在國內根本無法尋覓。所以國內許多人選擇了從國外郵購或者請人從國外代購的方式。同時國內沒有分期的付款方式,這也制約了高檔電吉他的銷售。對于大多數(shù)經(jīng)銷商來說高檔電吉他并不是他們主要的盈利手段,但是經(jīng)銷高檔電吉他會大大提高琴行的形象,同時會吸引許多顧客。中檔電吉他市場的形成究其根本要感謝那些高檔電吉他的低產量和昂貴的價格。中檔電吉他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外形上與高檔產品差別不大、配件上也很舍得下本,手感雖肯定是一分錢一分貨,但是卻要比低檔產品好許多。這一優(yōu)勢在國內的市場中十分受用。由于經(jīng)濟的因素,在我國能承受高檔電吉他價格的人十分少,但是卻有不少電吉他愛好者,他們一般只想用5000元左右體面地解決問題,當然外形肯定要過得去,配件上要看起來高檔一些。由于他們彈的東西沒有固定風格,所以他們對音色雖然不要求那么專業(yè)但是要達到“萬金油”。
制造廠商對此類客戶也有一套敷衍的對策。一般對電吉他了解的客戶為了能保證它的音質,他們都會關注琴身上的拾音器,廠商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在這個檔次上用的拾音器一般都是Seymour Duncan、EMG、Dimarzio的中低檔系列或是合作開發(fā)的拾音器,買家一般是不會注意到這么細的,他們只想在拾音器上看到自己喜歡的廠牌標簽。在琴橋、調弦鈕上,廠商也使用了和高檔電吉他無異的高級品,即便是這樣他們的中檔系列仍可將價格控制在4000~5000元左右。什么使如此“高貴”的吉他貶值的呢?答案很簡單:木料的選用和做工。電吉他琴身上的木頭并不只是起裝飾作用,聲音的好壞與木材的選用有非常直接的關系。一般來講制造中檔琴選用的木材都取自亞洲,然而這些(楓木、椴木、桃花芯木等)木材未必就能比你家的高級實木地板的木料好到哪去。試想用一些樣子貨來制造對聲學要求嚴格的樂器能得到什么樣的音色?并且就是同種的木材也有優(yōu)劣之分,最簡單的就是你看看5000元錢上的雀眼楓木上的“雀眼”密度和萬元琴上同類木材能否畫等號,這樣你就不得不感嘆“一分錢一分貨”這條黃金定律了。做工精度上的差別就更加明顯了。精工制作和大批量生產對于任何樂器來說都會帶來音質的天壤之別,比如說琴體和琴頸接合處的嚴密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琴的整體共鳴,這些聲音會被拾音器直接拾取,然而做工相對粗糙的中檔吉他整體共鳴不好一直就是一個弊病。這個問題是無法用工業(yè)生產的方法解決的。
廈門吉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