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如,淡江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美國G.I.T Greduated With Honor,曾任歌手、唱片制作。目前為職業(yè)樂手、吉他教師及音樂作家。

J.E.G.「這個」爵士樂團 - 成立于 1999 年底,團員均畢業(yè)于美國音樂學院,學成后積極于推動本土爵士樂教育與發(fā)展,及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唱片錄音及各種大型演唱會,國外巡演。其樂風從 Standard Smooth Jazz 到 Lartin、Funk、Rock Fusion 均有涉略,視 Chick Corea、Weather Report、Brecker Brothers、Pat Metheny、John Scofield…etc. 為經(jīng)典圭臬,以挑戰(zhàn)演奏的極致及實驗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態(tài)度原則。guitar:林正如(Geddy) / bass:陳任佑 / keyboard:洪筠惠 / drums:宋輔仁(Eric Soong)
經(jīng)過十幾個年頭的耕耘,如今1976在臺灣獨立樂團界以占有一席之地,被河岸留言創(chuàng)辦人林正如老師譽為「臺灣樂團史上最具思想內(nèi)涵與英搖文采的樂團」。

采訪林正如
最近,坊間有一本吉他教本正在熱賣中,引起很多學習吉他者的共鳴,聽說作者是從美國MI音樂學院回來的老師,因此在教材的編排教學上,也是引用美國MI音樂學院的教學系統(tǒng),這下子造福了不少想看外國教材,英文又不夠好的吉他愛好者了。今天很榮幸能夠采訪到這位吉他老師──林正如。
編:老師最近出這本「征服琴!辜瘫痉浅J艿阶x者的喜愛和歡迎,先跟大家聊聊寫這本書的起源吧! 林:從學生時代就學吉他,一直想成為一個比較好的樂手,但是都沒有這個門道,正好看到MI在雜志上,書刊上做很多廣告,就對這個學校很有興趣。注意了這個學校一年多,覺得去進行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就去念了二年。
編:老師是以電吉他做教學示范的嗎? 林:對,因為電吉他可以彈的音樂類型比較多,常常是和其它樂器一起搭配的,所以要彈的部份不是這么多,也就有比較大的發(fā)揮空間,木吉他就比較難彈了,因為一把吉他又要負責Bass,又要負責和弦,相對的發(fā)揮空間就比較受限制。
編:老師是當兵完去的嗎? 林:對,因為我當兵前就在唱片公司當制作助理,退伍后也是繼續(xù)當制作協(xié)力之類的工作,這個過程一直都對吉他非常有熱忱,所以知道MI的信息后,很自然的就被吸引了,但是進入唱片圈后,其實離吉他更遠了,因為所做的事情完全不是吉他的事情了。我剛到MI,最初是去學制作和錄音的,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期望自己能成為杰出的音樂制作人、錄音師,因為當時覺得在臺灣玩音樂比較有搞頭的,應該要當一個自己懂錄音的制作人,可是到了那個學校,那里的氣氛和環(huán)境,覺得自己好象念錯了,勉強轉(zhuǎn)到GIT(吉他系),那時候都已經(jīng)念了一個半月了,不過那也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就是我決定要認真彈吉他。
編:是什么樣的原因讓老師做了這樣的決定? 林:其實之前就一直很喜歡音樂,很喜歡吉他,但是都僅止于很喜歡,很有興趣,沒有方法,沒有門路,不知道要怎樣更進一步,直到念了MI,那樣的環(huán)境,很自然的,教材很多,隨手可得又有系統(tǒng),,很自然的感染了那個氣氛,其實我覺得老外學吉他好就好在這里,想要什么教材,信息很流通隨手可得,而且又有系統(tǒng)。在臺灣就不一樣,一來是語言的問題(英文教材很多人看不懂),二來是這些教學信息不夠流通到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尤其在我們那個年代大概5年前,更是缺乏,國語的學吉他信息算是很少,最近比較好了,有些代理商把一些有聲教材引進,以前國內(nèi)信息真的是蠻匱乏的,當時在MI,我就注意到了他們教學很有系統(tǒng)的這個部份,也很有興趣研究他們是如何將吉他教學系統(tǒng)化,也許有的吉他手只是很愛彈,根本也不管視譜和聽力,也不管樂理的只管彈,當然也可能成為很好的吉他手,但是以教學來說,要當個好老師這些就不能不管了。要當個好老師和當個好的樂手是不一樣的,當個好老師,你要會彈吉他,但是不一定要很會彈,你的全面性要夠,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建議和方向。
編:所以老師是屬于重視視譜和聽力……等能力的吉他手啰! 林:對,因為常常我們覺得吉他彈很久沒有進步,是因為要成為好的吉他手需要具備很多項能力,而你的某一項可能很好,但是這一項以外的其它部份可能沒有進步;所以你彈就只能彈到某一個程度,其它項目不能提升,你的好就只能好到某一個程度了,大部份都是這種問題比較多。
編:那視譜,聽力……,是像我們所謂科班生做的訓練嗎? 林:對,在臺灣大概只有像拉小提琴,彈古典鋼琴的人會去重視看譜這件事,學吉他的人很多是不重視看譜這件事的,這點在我們臺灣玩團或彈吉他的人真的是很欠缺,不管看五線譜還是簡譜,反正就是要會看譜!×硗庠诼犃Ψ矫妫褪撬^的抓歌方面,以前我們是會去抓很多歌,一來譜不是那么好找,二來看不懂,都是*自己聽歌去把和弦抓出來,可是到了MI,發(fā)現(xiàn)其實聽力這個東西也是可以有方法去訓練的,訓練去聽大調(diào),小調(diào),藍調(diào)……。也就是對這些教學系統(tǒng)很有興趣,加上回臺灣后在樂器行教吉他,累積了一些教學的經(jīng)驗,累積了三、四年的教材,匯整后,再將一些教學內(nèi)容細致化,就產(chǎn)生了「征服琴!惯@本書。其實就是很本能的,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教材都有了,就是欠整理的功夫,正好在大地震后,突然沒事做,所有的表演都停了,演唱會也停了,所有的娛樂活動都停了,就X這個空閑,趕快整理。
編:老師覺得自己在臺灣學吉他和在MI學吉他****的差別是在哪里? 林:我想就是環(huán)境啦,其實軟件方面都一樣,所學的內(nèi)容都一樣,但是你在MI學吉他,你在學校走一圈,你回家就想彈琴了,可是你在臺灣可能有太多因素會干擾你,一下子朋友約呀什么的,這個環(huán)境是比較難專心的。
編:所以老師會鼓勵有心學好吉他的人去MI學啰? 林:會呀!我會,因為在那里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強力加速你進步,幫助你跳階,你可能在臺灣要混個五年,可能去那邊一年就做了同樣多的練習和得到同樣多的信息了,因為我覺得自己是這樣子的例子,認識我的人不覺得我會變成吉他手,以前我是唱歌的Young Start青春之星,我是第一屆的,還有木船、往日情懷的比賽都有唱過,也出過唱片。所以我的朋友只知道我會伴奏,也想不會變成專職的吉他手。其實我講這個例子是想說,二年之內(nèi),你就可以找到你要的所有的音樂類型,就是看你有沒有那么專心的環(huán)境。再者,因為我們的音樂市場需求也不一樣,以吉他來講,它有分Jazz,F(xiàn)usion……很多種,可是在臺灣,你永遠用到的就是那些,大部份就是大小調(diào)、藍調(diào),你不會用到更復雜的和聲?墒且砸魳啡嫘缘慕嵌葋碚f,這些都是需要去學習的,可是在臺灣流行歌中,各種類型的實際音樂范例很少,也就很少機會可以學得到,像Jazz樂,除非你組這樣的團,這種團在十七、八歲~二十五歲的樂手當中,可能都很難找到很好的樂手,可以說這方面音樂的普級率很低,不像老外,二十多歲,玩音樂的,你跟他講什么類型的音樂他都OK,信息的流通非常重要!他們就是有這樣的優(yōu)勢。
編:一般我們對吉他手的印象都是伴奏者,流行歌曲彈唱者。那老師你覺得吉他手該如何設(shè)定自己的方向? 林:我想當伴奏者和流行歌彈唱者只是吉他手的四分之一部份,以吉他手的全面性來說,這個方向是不夠的,原因是我們流行歌的同構(gòu)型太高了,幾乎都是同一類的,不過也因為這樣,表示我們國內(nèi)的流行音樂發(fā)展空間還很大,很多人彈大調(diào)小調(diào)的東西很行,可是一彈到二、四拍或反拍的東西或是不同的節(jié)奏型態(tài)就沒辦法彈好,以我個人來說,當然覺得只當伴奏者和彈流行音樂者是不夠的,除非你設(shè)定自己是某一種音樂類型的專家,你就只專心彈那種類型的音樂就好,可是現(xiàn)在信息這么多,大部份的人都是各種類型都要接觸。
編:我想很多人學吉他學到一個程度后,也會向往到國外去進修,不過也有很多人擔心語言、經(jīng)費等等的問題,甚至是考慮到將來可以有什么發(fā)展之類的問題,就這方面,老師的看法如何? 林:去國外念書有二種,一種是你要拿證書,一種是你不要,以柏克萊大學和MI來比較,MI要求的比較少,他們不管你的語言能力,你到那里只管彈吉他,柏克萊就要像申請一般大學一樣的程序,修的科目當然也包括美國史、歷史之類的科目,這二種都很好,就看你個人的需求看你是想成為怎樣的音樂人。如果你想成為吉他手,而且又只有二年時間,那我覺得你去MI還不錯,原因是它的限制不大,你只要瘋狂的彈吉他就好,你所要了解的知識就是相關(guān)于吉他的知識。去柏克萊的話比較屬于是你要變成一個音樂家,格局比較大,大概花四年或六年的時間,回來就很不一樣:MI是練習的部份很多,一年你可以上大舞臺彈150次以上,但是去柏克萊一年可能只上過2次,可是理論的東西可能可以知道的非常多。以職業(yè)的角度來看,MI回來你馬上可以做場,可以成為一個樂手,原因是練習和實習的已經(jīng)夠了!柏克萊回來可能要調(diào)整一下,配合臺灣的流行音樂團現(xiàn)況,找到一個平衡點生存,當然柏克萊回來的,音樂方面的持續(xù)性會比較久。像我現(xiàn)在一年都還要回去一次或二次,去聽聽演唱會,和老師們聊聊啦,一起彈一彈琴啦!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什么地方有毛病了呀! 學費方面,大學比較貴,一年光學費大概2萬塊美金,MI的話大概1萬2仟,加上生活費大概是一比一,所以柏克萊一年共要四、五萬,MI大概二萬五,語言方面愈好當然在溝通上是愈好,我覺得會話的能力比閱讀的能力還要重要,一般臺灣學生都是閱讀的能力比較好,可是這樣子就無法和當?shù)氐臉肥譁贤ǎ鋵嵖伎纪懈R部梢,或者是找補習班上上會話課也可以,像我要去之前也有去上英文會話班!《胰绻慵軈柡,去了會更厲害,不厲害去了還是不會太厲害,我的意思是說最好基本功夫先做好再去,像刷法和指法,大調(diào)和小調(diào)……等等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是可以先準備好的,因為如果是去那里學初學就有點浪費了!像我現(xiàn)在的程度去那里還是有學不完的東西,因為那里的水準高出臺灣太多了。
編:老師目前有從事什么樣的音樂相關(guān)工作? 林:我現(xiàn)在就是教教學生,大概一個禮拜教三個下午,忙的話就把課程東移西移的,不過我對教學還是保持一定的量,因為我對教學很有興趣,之前我也在TCA有上課,因為時間不夠的關(guān)系,現(xiàn)在只偶爾回去做做講座。另外也做吉他錄音的工作,平均一個月大概錄七、八首,最近有幫侯湘婷、鄭秀文、梁詠琪,還有幫一些新人彈他們專輯里面的歌。
編:老師怎么樣得到這個錄音工作的?是自己去應征的嗎? 林:喔!不是,是朋友介紹的,因為我們有一些革命的情感在,當兵前后在唱片公司的一些朋友都會互相介紹、推薦。
編:上次我們訪問黃中岳老師的時候,他就有提到你。 林:對呀!我們是高中同學,從高中彈吉他彈到現(xiàn)在,唯一都還在彈琴的就剩我們了,因為這條路確實不好走,要找到正確的路和對的方向。而且人家推薦你以后,你也要好好表現(xiàn),不然也沒有下一次了,我想這是累積的,如果對方覺得滿意度不錯才會繼續(xù)找你,也會再把你推薦給別人!∑鋵嶄浺艄ぷ鞑惶(wěn)定,我也沒有太積極的去維持錄音的工作,當然這樣是不對的,應該更積極的才對?墒悄阌肋h沒有辦法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下一次的錄音,有人Call我去,時間可以,那就去錄了,我也不知道要錄什么,都是現(xiàn)場去聽母帶然后就彈了,平均大概一到兩小時錄一首歌,其實大部份時間都在調(diào)Tone(音色),其實錄音工作這件事情,調(diào)Tone是比較麻煩的部份,像麥克風的位置怎么擺也是學問……
編:那這些調(diào)Tone是怎么學來的? 林:都要經(jīng)驗,當然你也可以翻閱一些吉他雜志、錄音書籍,像我就會去注意這些信息,比方說什么麥克風收什么樣的吉他音色最適合、什么琴彈什么類型的音樂最適合,然后再*經(jīng)驗的累積,就會知道更多的方法,調(diào)Tone的速度也會更快!‖F(xiàn)在租錄音室的費用已經(jīng)比較便宜了,比較沒有時間的壓力,以前我錄過陳志遠老師的歌,都是用白金錄音室這種高等級的地方,每個小時的費用很高,你必須錄的很快,不然超過時間的錄音室費用都足夠付吉他手的費用了,F(xiàn)在用計算機錄音就比較沒有這種問題了,你可以慢慢錄、慢慢調(diào)音色,甚至一首歌你可以把三種不同的感覺都錄下來,慢慢挑。
編:像錄音這個工作是錄音的樂手自己決定怎么彈,還是制作人、編曲決定的? 林:都有,有的時候編曲已經(jīng)設(shè)定好所要的音樂感覺,你也可以跟他討論,看看還有什么樣的可能性,其實我們的角色就像裁縫師,看看你要什么樣的款式,盡量讓彈出來的東西可以幫助這首歌。
編:那老師除了教學和錄音工作以外還有從事哪些工作? 林:還有現(xiàn)場演唱會的彈奏,我現(xiàn)在也在我的店里有做現(xiàn)場表演、現(xiàn)場錄音,做自己的專輯,因為我的團正在思考一個新的方向,制作唱片的方式和一般的唱片制作不一樣,我們是反過來制作,我們先在舞臺上試驗,然后彈到差不多了再試錄,然后再更精致的編曲,期望能做一張自己覺得還不錯的專輯。兩年前我們在魔巖唱片有發(fā)了一張自己覺得蠻興奮的專輯,去年有幫洪筠惠的專輯做背景音樂,接下來希望自己的音樂可以完成,偶爾有人邀歌我也會寫給他們。
編:老師剛才有提到你開的店,可以略為介紹一下嗎? 林:我的店就是為了要做Life錄音所產(chǎn)生的,去年九月、十月的時候,我到了美國做了一趟巡回演出,去那邊隨便找個Pub,而且是禮拜二的晚上,我想是很不熱鬧的晚上吧,一個四重奏的樂團正在表演女鋼琴手的作品,她自彈自唱,非常的棒,嚇死人的棒,她表演完以后我跑去跟她聊天,她說她在那家店,三個月做了六場現(xiàn)場演出的錄音,從中挑出比較好的部份,制作成一張唱片再找唱片公司幫她發(fā)行,我想這是一個影響我開店的原因,另外就是我在念MI的時候,常到學校附近的Pub去看表演,那些小小破破的店,出了二十多個全L.A.最厲害的樂手,他們在那樣的舞臺上,不斷的試驗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造自己的音樂,也養(yǎng)成自己的一些樂迷,我想臺灣就是缺少這樣的舞臺,因為大部份的老板都會要求樂手做一些流行歌,這是會影響樂手原創(chuàng)性的,一些音樂的可能性都被限制住了,我覺得這樣并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創(chuàng)造一個舞臺讓表演的人有完全的自主性,這是我非常尊重的!∥覀兊昀镌谥苣┑臅r候,會有一些臺灣玩爵士音樂的團來表演,其它的時候有爵士二重奏、獨立藝人……等表演,禮拜一的時候我們做Open Jam,開放給所有樂手上臺來Jam,這個反應還不錯,因為來玩的人都可以玩出還不錯的東西,四月份開始,我們可能會安排一些主題,印一些譜,也可能錄一些卡帶,讓有興趣的人帶回去練習,這樣也可以確保上臺玩音樂的品質(zhì),因為有時候主題太凌亂,音樂的可聽性就會降低很多,我的發(fā)想是希望它像一堂演奏課一樣,有一個標準的規(guī)格讓你依循,而不是上臺亂彈,也希望藉此達到樂手本身的進步。
編:是不是可以請老師跟讀者們說明一下“Jam”是怎么一回事? 林:基本上就是說你跟你完全不認識的人一起彈樂器,你要學會跟樂團的成員,像是Bass手、鼓手,跟他們溝通,告訴他們你想要彈的音樂是什樣的東西,比如說幾小節(jié)、什么調(diào)、什么節(jié)奏形態(tài),大略的說明,或者是你可以帶譜來,把你要彈的譜發(fā)給其它的樂手,然后跟他們一起彈奏,有時候可能是很簡單的兩個和弦,當然也可能是比較難的東西。
編:所以是讓樂手即興發(fā)揮他們想彈的東西啰! 林:對對對,完全即興,不過當然旋律要先彈對啰,大部份是正確的旋律先彈一遍,然后輪流即興,可能先Keyboard手再吉他手……,中間的Solo完全即興,然后最后再彈一次旋律結(jié)束。
編:那要彈到什么樣程度的人才能上臺去Jam? 林:我想起碼大部份的音階都要知道,比方說大、小調(diào)音階,當然對自己彈奏的樂器也要有一定的熟悉度,可能彈個一年半年的,不要求一定要很厲害,希望大家都可以上臺來玩!∑鋵嵅恢乖谖枧_上面,舞臺下的互動也很好,你可以認識很多其它的樂手,和他們互相交換心得、意見,我想如果Jam的題材再清楚一點,大家就可以一起進步,我覺得那樣就比較有意思。
編:老師做現(xiàn)場演唱會的彈奏是幫流行歌手伴奏嗎? 林:對,幫一些流行歌手做演唱會的伴奏。我最近也幫春禾劇團做一些歌舞劇巡回演出的伴奏,黃韻玲幫劇團寫的音樂,我負責現(xiàn)場彈奏,上上禮拜剛在國家音樂廳表演完六場,大概就是這些事情吧!喔,對了,我剛回國的時候還在中視樂隊工作過,做了三個月就受不了了,因為工作的內(nèi)容就是不段的重復,工作時間很長,而且常常就是在那邊晃,他們調(diào)燈的時間可能比你彈琴的時間還要久,攝影棚的樂隊就是要這個樣子。我也在一般做商業(yè)歌曲的Pub彈過,其實吉他手會做的工作我都會盡量去嘗試啦!工地秀也做過啊!
編:所以長遠來說,老師最想做的是什么? 林:就是自己的原創(chuàng)啰!我想各種音樂工作都做過以后,慢慢知道臺灣的音樂生態(tài)是怎么樣,然后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判斷什么是對自己比較好的方向。我想對我來說,做自己的音樂就是我最想做的,當然其它的合作機會我也不會拒絕,不過最近真的是忙的過頭了,外務(wù)太多,反而很少花心思在自己的音樂上,當然我也很想趕快把我的第二本書完成,不過這些都需要比較平靜的生活;需要一段比較專心的時間才能把這些事情做好。
《征服琴!肥菄鴥(nèi)唯一一本參考美國教學系統(tǒng)的吉他用書。適合興趣初學者,及想從最基本的學習上奠定穩(wěn)定基礎(chǔ)的教科書。實務(wù)運用與觀念解析并重,內(nèi)容包括3大階段:1、調(diào)性與順階和弦的運用;2、調(diào)式運用與預備爵士課程;3、爵士和聲與即興的運用;內(nèi)附3張有聲CD史無前例。
征服琴海1.是針對初(Interest Beginner)學生所設(shè)計。而征服琴海2.是針對初級進階學生(Serious Beginner)所設(shè)計。 這兩份教材是我自M.I回來后,累積了四、五年的教學經(jīng)驗而成。其中總體概念的文字是本書最難懂的部分。寫在最前面,無非是開門見山之用。這些文字同時也非常適合“老師"們使用。這雖有違在寫本書的初衷,但后來寫完之后發(fā)現(xiàn),這本教材講義,除了自修者之外,如果坊間一些吉他教師也愿意使用的話,那這幾篇文字的意義就顯得更重大了。
30章的旋律概念談述了所有由大調(diào)所衍生的小調(diào)音階、五聲音階、藍調(diào)音階及和弦琶音。也就是說30章學完之后,你必須至少能夠像只螃蟹般在琴格上游走,而不至于彈錯任何一個大調(diào)的音或格子。這足足得讓你花上6~8個月來好好坐下來鍛煉你的手指。而每章都附有C D伴奏及一個與該章盡量相關(guān)的句子,請務(wù)必確實執(zhí)行你的練習,最好設(shè)計一個自己的練習時間表,按表操課,半年當有顯著效果。
而30章的和聲概念,涵括了各種常用與不常用的和弦指型。站在學術(shù)的角度上,它確實提供和弦的完備。如果站在實用的角度上,你最好每個和弦都要會壓五種指型,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你都沒有借口。CD上的伴奏部分,除了前、尾奏外,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設(shè)計一個節(jié)奏形態(tài)或指法,不一定要和CD上的伴奏一樣。須知,彈奏吉他有70%以上都是在彈和弦,對于和弦,不可不慎重。
隨書附有3片CD,在錄制的時候,并沒想到份量會這么多,書的頁數(shù)竟也洋洋灑灑地三百五、六十頁之譜?梢娀A(chǔ)部分是非常厚實的學習過程,也是最難的部分。而這些有聲CD,我能夠在其中玩些Ideas的部分也只有那短短的前奏與尾奏而已,其中空白的部分,得由你自己去填滿了。
目錄 總體概念 學習法則 征服指板 練習要訣 旋律概念 第01~30章 第01章 A大調(diào)音階和大調(diào)琶音 第02章 E大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3章 C大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4章 D大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5章 F大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6章 復習所有的大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7章 E小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8章 D小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09章 F#m小調(diào)音階和琶音 第10章 A小調(diào)音階和琶音 旋律概念 第1~10章測驗 第11章 A大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2章 E大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3章 C大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4章 A小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5章 E小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6章 C小調(diào)五聲音階 第17章 A調(diào)的藍調(diào)音階 第18章 E調(diào)的藍調(diào)音階 第19章 D調(diào)的藍調(diào)音階 第20章 復習小調(diào)、大調(diào)五聲音階及藍調(diào)音階 旋律概念 第11~20章測驗 第21章 復習大調(diào)、小調(diào)音階和大調(diào)、小調(diào)琶音 第22章 復習大調(diào)、小調(diào)五聲音階和藍調(diào)音階 第23章 A調(diào)大七和弦琶音 第24章 E調(diào)大七和弦琶音 第25章 C調(diào)大七和弦琶音 第26章 E小七和弦琶音 第27章 C小七和弦琶音 第28章 A屬七和弦琶音 第29章 D屬七和弦琶音 第30章 復習小七、大七和屬七和弦琶音 旋律概念 第21~30章測驗 和聲概念 第01~30章 第01章 開放把位以及移動式三和弦 第02章 更多的移動式三和弦指法形式 第03章 開放把位上的七和弦 第04章 移動式七和弦的指法形式 第05章 更多的移動式七和弦指法形式 第06章 復習前幾章所有和弦 第07章 開放把位上的掛四和弦(四度掛留和弦)與移動式掛四和弦 第08章 開放把位上的屬七掛四和弦及移動式屬七掛四和弦指法形式 第09章 移動式小七減五和弦指法形式 第10章 移動式減七和弦指法形式 和聲概念1~10章測驗 第11章 移動式九和的指法形式 第12章 更多的移動式九和弦指法形式 第13章 加上引伸九音和弦(add9) 第14章 更多的加上引伸九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15章 移動式六和弦指法形式 第16章 移動式小六和弦指法形式 第17章 復習前幾章中所學的和弦 第18章 移動式六/九和弦指法形式 第19章 移動式SLASH和弦指法形式 第20章 更多的移動式SLASH和弦指法形式 和聲概念11~20章測驗 第21章 移動式小七加上引伸11音(Mi7(11))和弦指法形式 第22章 移動式屬七加上引伸13音(Dom7(13))和弦指法形式 第23章 移動式Minor/Maior和弦指法 第24章 移動式屬七升五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25章 移動式屬七降五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26章 復習前幾章所學的和弦 第27章 移動式屬七升九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28章 移動式屬七降九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29章 移動式大七升十一音和弦指法形式 第30章 移動式變化屬七和弦指法形式 和聲概念21~30章測驗
林正如回答學生問題 問題1),對于secondary Dom 的處理, 我還記得您建議:如果是mi的Dom,用和聲小調(diào)第五調(diào)式或者變化音階,如果是MA的Dom,建議用Mixolydian或者lydianDom.我想問,知所以大調(diào)的屬和小調(diào)的屬,每個都有兩種選擇,是不是分別用來處理functioning 和non-functioning??是不是因為和聲小調(diào)第五調(diào)式和Mixo里面都含有中心調(diào)的基音?彈奏出來使其效果不離調(diào)?而lydianDom和變化音階里都不包含中心調(diào)(大調(diào)或小調(diào))的基音?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問題2),在chord scale一章里,提出可以彈奏每個獨立和弦所對應的音階,那是不是不管彈什么音階,都可以用彈音階的順階和弦來處理?聽出每個順階的每一個音對當前正在彈奏的和弦的顏色,和級數(shù).書中在和弦與音階對應關(guān)系和顏色分析一章里,以及旋律小音階的Dom7和弦三明治里提出了這種方法.或者彈chord scale的方式就是沒規(guī)律的在音階上跑,把每個音都彈出來? 還有別的彈和弦音階的方法么?
問題3),林老師我讀到過一種組合和弦的方式叫<高音軸系統(tǒng)>老師能教一教音樂創(chuàng)作時候的和弦連接的原則和理論嗎?怎么樣寫出一篇和弦連接來?
林正如: 近來事務(wù)煩多,遲遲未能回信,希望別冷了你的盛情。關(guān)于你的提問,以下是我的回答
問題(1) 你所提及mi的Dom,用和聲小調(diào)第五個調(diào)式,是Phry.Dom而非Mixolydian,我所指的mi是指該調(diào)順階和弦的Ⅱ或Ⅲ或Ⅵ級和弦,如果是MA的Dom則使用Lyd.Dom或Mixolydian,這個MA指的是該調(diào)的Ⅰ或Ⅳ或Ⅴ級順階和弦,你所謂的Lydian Dom及變化音階卻不含中心的“基音”,請問基音是什么?
問題(2)的回答如下 不管彈什么音階都有phrasing的問題,當你確定了音階的使用之后,彈它的順階和弦arpeggio只是造句的手法而已。
所謂的彈power scale的方式就是沒規(guī)律在音階上跑,這句話是不對的,你所彈的每組音群都應該有樂理支撐才對,否則就像是亂彈般沒有根據(jù),和聲學是累積了兩三百年的前人智能結(jié)晶,是目前最有效率的聲音管理辦法,你彈得出的好聽的音樂,都已涵括在和聲學的范疇之中。
問題(3)高音軸系統(tǒng)是什么玩意兒? 應該是指“Top Voicing”吧?和弦的設(shè)計有創(chuàng)作部份是沒有也不需要一定的章法,但在編曲上就較不同了,如果你的和弦指板操作可以彈各種和弦五個pattern你應該可以在任何把位彈任何和弦的能力才對。你可以去設(shè)計你要的“Top Voice”,而制造出“旋律和聲”,最重要的還是你對音樂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以上是我對你的回答,如有不解之處歡迎繼續(xù)在板上提問。
臺灣海洋音樂祭(Hohaiyan Rock Festival)是一個臺灣每年夏天舉辦的多日音樂表演活動,首次舉行是在2000年時,由于歷年來的活動舉辦地點皆位于臺北縣貢寮鄉(xiāng)境內(nèi)的福隆海水浴場,因此經(jīng)常稱為貢寮海洋音樂祭,簡稱為海洋音樂祭。根據(jù)舉辦單位的說法,活動的英文名稱中之“Ho-hai-yan”(吼海洋)是來自臺灣原住民之一的阿美族語言,是個與海浪有關(guān)的語氣詞,而活動單位也選擇了阿美族的太巴朗民謠作為音樂祭的主題曲。第四屆評審團: 吳永吉、林正如、秦毓萍、葉云平、陳柔錚、林強、ELSA、林曉培
廈門吉他網(wǎng)
廈門吉他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