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所謂吉他的文藝復興時期,是和本世紀眾多的賽會盛 行分不開的。本世紀大批吉他演奏家的出現(xiàn)是與這些比賽緊密相連 的。例如: 在吉他的發(fā)源地西班牙,有賓尼卡西姆(Benicasim)國際比賽。 在意大利有亞歷山大里亞的古典吉他國際比賽(Concorso Internazi()lqal(z、di chitarra Classica“Citta di Alessandria”),自1968 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其總監(jiān)是阿里里奧·迪亞斯。在這個比賽中曾 出現(xiàn)了當代許多著名吉他演奏家,例如,日本的山下和仁(1977)和山 口修(1976)以及杜貝薩克(Beat Dubesack,1969)。
在意大利有著名 的維奧蒂國際比賽。從1950年起把吉他列入了比賽項目,1970年第 一名的獲得者是著名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加勃里愛爾·埃斯塔雷哈 斯(Gabr。iel Estarejas)。 瑞七的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和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都是世界最 高水平的比賽會,前者通過幾十年的比賽,產生了米凱蘭杰利、波里 尼阿爾赫利契等********流的鋼琴家,索爾蒂等大師級的指揮家以 及阿梅林、斯塔德和德·洛斯·安赫萊斯等優(yōu)秀歌唱家。同樣,在 1975年也出現(xiàn)了比賽一等獎后獲得世界歡迎的南斯拉夫占他演奏 家杜西安·波格達諾維奇。后者在1976年也開始設立了吉他的比賽 項目,出現(xiàn)廠夏龍·伊斯賓(Schalon Isbin)那樣優(yōu)秀的吉他名手。
然而,最有名和最富信譽的吉他比賽會是法國廣播電臺吉他國 際比賽會(Contours International du Gui。tare Radio France)。這是一 個高級的專門國際吉他比賽。它是從 1959年開始,每年10月份舉行 單項的比賽,至今已有二十余次。其****特色是不僅有吉他演奏比 賽,而且有吉他作曲比賽。這個比賽進行的方式也很特別,先用錄音 帶送審,作“預備審查”,每年選出四至五名,最好的幾名入選后才到 ·20· 巴黎參加公開的比賽。正因為通過嚴格的審查,所以參賽人的水平也 特別高,每年都能出現(xiàn)好幾個吉他名手。歷屆~等獎的吉他演奏家 有,拉格斯尼格(Kom’ad Ragossnig奧1961)、阿爾韋托·龐塞 (Alberto Ponsc!西1962)、吉利亞(()scal‘Ghiglia意1963)、巴巴拉· 頗拉塞克(Barbara Porassec-捷1964)、吐里維斯·桑托斯(Turibio Santos巴西1965)、塞爾吉奧·阿布奧(Sergio Abur巴西1967)、阿 爾豐索·摩列諾(Alfonso^~oreno墨1968)、渡邊范彥(日1969)、佛 拉基米爾·米庫盧卡(Vladimir Mikulka捷1970)、摩尼卡·羅斯特 (Moniea Rost東德1972)、阿爾諾·杜芒(Arn0 I=)umont法1973)、 羅拔特·阿烏塞爾(Rober’to Auser阿1975)、阿爾瓦羅·皮愛爾里 (Arvallo Pierlli烏1976)、山下和仁(日1977)、格蘭·索爾斯卡 (Glen Sor-ska瑞典1978)、米凱愛爾·薩旦諾夫斯基(Michel Sadanovsky)等都是今日世界樂壇的吉他名手。
在今日吉他樂壇,吉他音樂也達到一個與其他主要樂器同樣的 地位,演奏家正如小提琴演奏家一樣,演奏些高難度的音樂作品。他 們不但表演上述那些有歷史意義的大型吉他協(xié)奏曲,也演奏像圖里 納、托羅巴、龐賽那樣的高難度奏鳴曲和小奏鳴曲,蒙帕的《康帕斯特 拉組曲》、格拉爾德的《幻想曲》。吉他演奏家一作曲家常改編世界古 典名作,如法雅的芭蕾舞劇《三角帽》中的《磨坊主之舞》和《德彪西 贊》、帕格尼尼的《隨想曲第24首》、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二 樂章。日本的山下和仁曾改編了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鋼琴套 曲《展覽會上的圖畫》,1983年在德國獲得唱片大獎。 在改編曲中一個令人興奮的現(xiàn)象,是許多演奏家一作曲家把巴 赫的復調音樂改編為吉他曲。
這種改編促進了吉他演奏向復調的圣 地進軍,使吉他音樂升到更高的階段!
廈門吉他網
廈門吉他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