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人把廈門譽為中國的“音樂島”。然而,來自寶島臺灣的著名指揮家陳澄雄提出質(zhì)疑:“廈門真的是一個‘音樂島’嗎?鼓浪嶼算是個別現(xiàn)象,從整個廈門的范圍來看,‘音樂島’的頭銜實在不能讓人信服。”
陳澄雄,臺灣交響樂團的前團長。早在二十多年前,他就曾邀請譚盾等大陸著名音樂家赴臺,由此搭建了兩岸音樂界交流的橋梁,如今雖然退休了,但是這種交流工作卻從來沒間斷過。
近日,人在廈門的陳澄雄很忙碌,執(zhí)棒音樂會、剪輯錄音帶、到學校做交流……借著行程的空當,他接受了導報記者專訪!皬B門真的是一個‘音樂島’嗎?”“臺灣有肥沃的土壤,卻沒有音樂的種子”……聊起音樂,陳澄雄精神起來,一個個話題不斷地拋出。
廈門音樂氛圍還不夠
此次,陳澄雄應廈門愛樂樂團的邀請前來演出,并不是因為他偏愛廈門,而是因為他與創(chuàng)辦人鄭小瑛女士關(guān)系匪淺,“鄭小瑛是我這輩子最佩服的人!边@也是包括他在內(nèi)的音樂家們,為什么都愿意不辭辛勞地前來“支援”的原因。
不過,對于鄭小瑛把樂團建在廈門,陳澄雄有點“不理解”,因為“在西方的音樂界,廈門并沒有很高的知名度”。
“廈門真的是個‘音樂島’嗎?”陳澄雄反問導報記者,“有多少廈門人會去聽音樂會,聽得懂音樂會?”在他看來,廈門之所以會被稱為“音樂島”,是因為鼓浪嶼的教堂里,最早有了風琴、鋼琴等樂器,讓殷承宗等一批音樂家有機會接觸到西方的音樂,“但是,鼓浪嶼只是個別現(xiàn)象,從整個廈門范圍來看,‘音樂島’的頭銜實在不能讓人信服。”
音樂需要“下基層”
同樣是指揮家,陳澄雄說,這么多年來,他的工作性質(zhì)和鄭小瑛是一樣的。他特別提到,在臺灣,音樂推廣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時間,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的差距沒有大陸這么明顯。在擔任臺灣交響樂團團長期間,團里排演的每個節(jié)目,陳澄雄都會帶著團員們到全臺灣演出,這其中的一個主要目的,便是為了讓高雅音樂“下基層”。他甚至準備了一輛購自美國的大車,常常載著60多人,一起到鄉(xiāng)下去辦露天音樂會,“因為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音樂廳”。當然,為了讓民眾接受,一開始他們會演奏一些熟悉的音樂,甚至是一些民樂,而后再慢慢插入西方樂曲,民眾就能很自然地接受。
音樂推廣兩岸可互相交流借鑒
上個禮拜,陳澄雄到福州一中舉辦了一場演出,這段經(jīng)歷讓他印象深刻。他說,演出結(jié)束的時候,有一個高二的學生激動地跑來握著他的手說,這是他們學校辦的最好的一次音樂會,因為演奏者不再是冷冰冰地在臺上表演,而是真正臺上臺下打成一片。
“貝多芬為何被稱為‘樂圣’?知道的同學我免費送它一張去臺灣玩的機票!标惓涡鄣拿卦E就是邊表演邊與學生互動。在他看來,小孩子學習音樂,就是要用這種輕松好玩的方式。在臺灣,他曾經(jīng)利用小學生們午休的時間,每天在學校播放20分鐘的音樂,不僅有西方的,還有本土南音、戲曲的介紹,并且堅持了多年。
“臺灣有肥沃的土壤,但沒有多少音樂的種子;大陸種子很多,但卻疏于管理。”陳澄雄說,未來兩岸音樂交流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廈門吉他網(wǎng)
廈門吉他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