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簡介:西班牙位于歐洲西南的伊比利半島上。此島介于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西班牙北邊以庇里牛斯山和法國為鄰,南端隔著十六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對。
早在十萬年前,現(xiàn)今的西班牙就有人居住。大約五千年前,一批被稱為「伊比利人」的民族占據(jù)了西班牙許多地方,隨后一批批的征服者、移民者、商人紛紛進入西班牙,彼此融合,形成了現(xiàn)今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信奉羅馬天主教,使用語言為卡斯提爾西班牙語。伽太基人從公元前五世紀到三世紀統(tǒng)治西班牙,摩爾人則在八世紀征服大部份西班牙,長達數(shù)百年之久。古時,賽爾特人與希臘人也曾移民西班牙,羅馬并曾在此建立一省。西班牙在十一世紀起驅(qū)逐境內(nèi)的摩爾人,1492年獲得最后的勝利,同一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西班牙成為世界強權(quán),所建的帝國涵蓋南美洲西部與北美洲南部大部份地區(qū),另外還有零星的領(lǐng)地散步于非洲、亞洲與歐洲。
十六世紀后,西班牙面臨連串的內(nèi)戰(zhàn)、外患與經(jīng)濟打擊,帝國屬地接二連三喪失。1930年代,西班牙陷入血腥內(nèi)戰(zhàn),最后由獨裁強人佛朗哥上臺,實施長達四十五年的法西斯專政。直到佛朗哥死后,西班牙才回歸君主立憲,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
佛拉門哥音樂:
(一) 歷史沿革
一般人相信佛朗明哥是在十五世紀時,起源于安大露西亞地區(qū)的吉普賽貧民窟(gitanerias),到了十六世紀,它融合了安大露西亞山區(qū)的阿拉伯與猶太人音樂。當時,猶太人、穆斯林、吉普賽異教徒,都為了躲避信奉天主教的國王迫害,而逃進了山區(qū)。因此有人說佛朗明哥一字是兩個阿拉伯字的融合, Felag與Menga,前者指逃亡者,后者指農(nóng)夫。也就是說佛朗明哥音樂是逃亡農(nóng)夫的音樂。也有人說,佛朗明哥一詞是指十六世紀時追隨查理五世的人。
不管如何,佛朗明哥音樂與吉普賽人緊密關(guān)連。到現(xiàn)在佛朗明哥藝術(shù)的中心仍是傳統(tǒng)吉普賽人居住的地方,譬如Cadiz, Alcala, Utrera, Jerez, Sevilla等等。
十九世紀初,佛朗明哥已成為安大露西亞地區(qū)小酒館、客棧用來娛樂客人、商旅、妓女的表演。一開始的表演者是貧窮的吉普賽人與陪友(payos,吉普賽人對非吉普賽人的稱呼),屬于業(yè)余性質(zhì)。慢慢,一些出色的表演者變成職業(yè)歌者。那時的佛朗明哥歌者(cantaores)搭配吉他與舞者,開始在私人宴會、市集上表演。
1850年左右,佛朗明哥表演進入cafe,許多杰出藝人都在賽維雅、馬德里、安大露西亞時髦的cafe演出。這時西班牙的殖民艦隊水手返國,又將古巴、波多梨各、阿根廷等地的音樂注入佛朗明哥中。此類的佛朗明哥被稱為two-way songs,包括milongas、colombianas、guajiras。
1870-1900年間,佛朗明哥表演越來越受歡迎。但是1910年起,cafe flamenco日走下坡,取 而代之的是所謂的opera flamenco,這是主辦者的逃稅手法,取名opera flamenco,它就變 成文化演出項目,可以免稅。因應(yīng)opera flamenco的名目,佛朗明哥表演漸漸由小型的cafe移往大戲院,舞臺空間的改變、觀眾的量變影響質(zhì)變,佛朗明哥的表演純度因而逐漸減弱。
有鑒于佛朗明哥的劣質(zhì)化,古典作曲家Manuel de Falla尋求藝人與知識分子的支持,在1922年舉辦了Granada a Contest of Cante Flamenco(佛朗明哥歌者大賽)。但是佛朗明哥的復興運動卻遲至1950年代,才在無數(shù)藝術(shù)家、作家、知識分子的連手推動下展開,有人著書,有人寫專論探討佛朗明哥的根源,唱片公司也灌錄了許多偉大歌者的作品,陸陸續(xù)續(xù),西班牙各地又開始了許多專門表演佛朗明哥的酒館、俱樂部(penas flamenco),致力推動古典佛朗明哥。
現(xiàn)在佛朗明哥已是舉世聞名的表演藝術(shù)與歌曲形態(tài),年輕一代的歌者也投入其中,尋求佛朗明哥與其它音樂融合的可能性。
(二)佛朗明哥的曲式
在佛朗明哥的藝術(shù)里,曲式稱之為palos。佛朗明哥究竟有多少種palos?多數(shù)文獻考證指出,佛朗明哥的曲式約在六十種左右,多數(shù)起源自安大露西亞的Cadiz、Seville、Malaga、Granada等省分,也有的來自鄰近的Extremadura、Murica。在情緒表現(xiàn)上,佛朗明哥可粗分為三大類,一個是cante jondo(深沈之歌),一個是intermedio(一般之歌),另一種是cante chico(輕松之歌),節(jié)奏較為輕快,表達歡樂的情緒。
這六十幾種曲式依其旋律的接近,被歸類為幾大家族(family),最重要的四大家族為soleares, siguiriyas, tangos, fandangos,由這四大家族又發(fā)展出三十幾種曲調(diào)。每個不同palos代表特定的情緒,必須搭配表達這種情緒的歌詞,譬如fandango表達日常生活,soleares表達肅穆莊嚴的事物,siguiriyas表達哀傷情緒等。
1.soleares
soleares這個字是復數(shù),單數(shù)為solea。solea一字來自soledad的變形,意思是指孤獨。有人稱solea曲式是佛朗明哥音樂的基石,它表達悲劇的情緒,描寫黑暗的事物。在所有cante jondo(deep song)曲式中,soleares是最原型、最純粹的一種。我們?吹椒鹄拭鞲绲那慷加脧蛿(shù)的soleares,意思是指一個曲子用到一個以上的 coplas。通常coplas是指對句詩,八音節(jié)的四行詩,押韻押在第二與第四句。
soleares曲式和多數(shù)佛朗明哥曲式一樣,每小節(jié)十二拍,采3/4,但會切分成6/8。吉他伴奏速度非常快,因此在聽覺上,感覺像是6/4與 3/2拍。在佛朗明哥的術(shù)語里,節(jié)奏的模式稱之為compas。通常主唱者在演唱soleares時,在進入一個新的coplas(詩節(jié))時,可以自由使用一些裝飾音,作為對這段coplas的介紹,類似導奏的性質(zhì),這在佛朗明哥術(shù)語里稱之為salia或melisma。在轉(zhuǎn)換coplas時,吉他手可自由發(fā)揮solo(獨奏),作為兩個coplas的間奏。搭配soleares演唱的舞蹈也有嚴格規(guī)定。先是一段歌者的熱身,在這段里,舞者踏出compas,歌者再唱出完整的6/8,3/4拍compas,之后夾雜舞者的llamada(吶喊)、舞步的solo表演,最后以速度較快的bulerias曲式結(jié)束。
2.tango
佛朗明哥里的tangos和阿根廷的探戈音樂無關(guān)。它是佛朗明哥古老調(diào)式中最輕快的一種。在tango這個大類別之下,包括tangos、 tientos、tanquillo三種變化。據(jù)考證,tangos起源于卡地茲海岸地區(qū),tangos一字源自當?shù)氐囊环N古老舞蹈,它的曲風輕快,令人想起篷車時代的馬蹄聲。
根據(jù)學者Antonio Espana的分析,tangos調(diào)式的特色是它使用兩種節(jié)奏(compas)模式,compas的結(jié)構(gòu)比起其它調(diào)式算是比較簡單,容易入耳,也容易帶起歡樂氣氛。演唱特色在部份音符會延續(xù)好幾拍,并有melisma的表現(xiàn)。由于tangos簡單易懂,甚至引起觀眾唱和,它常做為獨唱會的壓軸曲,讓氣氛繃到最高潮。
tiento調(diào)式和tangos一樣都是2/4, 4/4拍的compas,但是相對于tangos的歡樂氣氛,tiento雖然也被歸類為cante chico(輕松之歌),但是它的速度較慢,演唱風格較莊嚴,逐漸變成深沈的音樂。特別強調(diào)弱拍的抑揚頓挫表現(xiàn)。
據(jù)研究,tiento是tangos家族的年輕成員,大約成形于二十世紀初,發(fā)源地點是卡地茲,當?shù)厝嗽囍鴮angos的速度放慢,加上復雜的裝飾音變化,使得情緒緊繃飽滿,但是通常結(jié)尾有時會加速轉(zhuǎn)為tangos。在吉他表現(xiàn)上,它雖被歸類為tangos家族,刷弦(rasgueado)的方式卻比較接近tanguillo。
tanguillo是tangos家族中最為輕松歡樂的歌舞,同樣發(fā)源于卡地茲。它深受大眾歡迎,因為在卡地茲的嘉年華活動里,murgas經(jīng)常演唱tanguillo調(diào)式,所謂的murgas是演唱諷刺歌曲的業(yè)余歌舞團。
3.fandango
據(jù)考證,fandangos起源于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之時(大約是公元711年),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民間歌舞。一般相信,它起源于安大露西亞北部亞拉岡(Argon)的一種Jota雙人舞。幾乎安大露西亞各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fandangos;旧纤譃閮纱笮问,一種是fandango grande(great fandango,大),一種是fandanguillos(little fandango,。N覀円话愠B牭降那{(diào)較為活潑的是小fandango。
fandanguillo 分為好幾種,包括fandango de Huelva,fandango de Lucena, Fandango de Almeria。另外有一種verdiales,發(fā)源于malaga地區(qū),又叫做fandango de malaga。
一般來說,fandango grande是不搭配舞蹈演出的,但是fandanguillo仍保持它早年的歌舞形式,采用3/4或6/8的compas,維持嚴格的節(jié)奏規(guī)矩。
根據(jù)Antonio Espana的研究,fandango grande大約成形于佛朗明哥的黃金年代,也就是1920年代,有些演唱者以fandangos試驗,放棄固定的節(jié)奏模式(compas),隨意即興自由發(fā)揮節(jié)奏,加強裝飾音melisma的表現(xiàn)。雖然吉他伴奏部份仍采用fandangos的3/4拍,但是演唱部份完全放棄固定節(jié)奏,使得音樂結(jié)構(gòu)乍聽非常細弱,唯有演唱高手才能自由控制,讓fandango grande表現(xiàn)出完美的力度。它的表現(xiàn)因而趨向深沈,fandango本身在情緒表達上屬于cante chico,但是fandango grande卻是cante jondo。
4.Siguiriyas
siguiriyas是吉普賽語,它的來源已不考。有人認為它是吉普賽人誤將seguidilla念成siguiriyas。seguidilla 是卡斯提爾的古民歌舞蹈,兩者之間毫無關(guān)系。但是根據(jù)Paco Sevilla所寫Flamenco:The Early Years中指出,最早的佛朗明哥樂譜出現(xiàn)在1779年的一出意大利歌劇中,里面用的調(diào)式就是siguiriyas。
siguiriyas是佛朗明哥調(diào)式中最深沈悲哀的一種(cante jondo),它的歌詞多半探討死亡、存在的孤獨、絕望的愛情、沮喪、絕望與孤獨。有一度,siguiriyas又稱為playeras,這個字意思指「職業(yè)哭墓者」,可見此種調(diào)式的悲情。siguiriyas對佛朗明哥歌者而言是****的挑戰(zhàn),對聽者而言也一樣,曾有佛朗明哥學者說,初次聽 siguiriyas調(diào)式現(xiàn)場演唱者,最好是不要離歌者太近,因為耳朵會受不了。
在佛朗明哥四大調(diào)式中,soleares與siguiriyas都是cante jondo,soleares被稱為cante jondo之母,siguiriyas則誕生于佛朗明哥的黃金年代。它的compas屬3/4,6/8拍,節(jié)奏規(guī)則嚴格,compas始于3/4拍那個小節(jié)的第二拍,結(jié)束于第二個3/4拍小節(jié)的第一拍。6/8拍的,compas始于第三拍。但是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Blas Vega 便認為siguiriyas的compas其實是7/8拍,拆成2+2+3,或者連續(xù)兩個四分音符加三個八分音符。不管怎么樣,suguiriyas在演唱時幾近自由拍,與吉他伴奏的compas形成對抗。一般來說,siguiriyas演唱很少搭配舞蹈,因為難度太高,很少有舞者能表演出配合歌者的深度與力度。至于吉他伴奏方面,公認Nino Ricardo是最好的詮者。
5.Bulerias
這個字是bulla(noise)與buria(to mock)的結(jié)合,意指嘲諷模仿噪音,充分表達出這個調(diào)式的特色。沒有人知道bulerias源自何處,但多數(shù)學者相信這個調(diào)式源自alegrias in Jerez的快速版,充滿樂趣與活力,對舞者與吉他演奏者而言,bulerias是最終的挑戰(zhàn)。它是佛朗明哥曲調(diào)中,節(jié)奏難度最高的一種,但也是佛朗明哥的精髓,不管一個樂手、歌手會多少種曲調(diào),不會表演bulerias,就稱不上是個佛朗明哥樂手。雖然也是十二拍一循環(huán)的結(jié)構(gòu),卻有較大的節(jié)奏彈性,充滿即興與旋律的變化。因為它的熱鬧氣氛,常被當作演唱會的壓軸曲。
(三)佛朗明哥的演唱藝術(shù)
1. Duende
在佛朗明哥的術(shù)語里,男歌者叫做cantaor,女歌者叫做cantaora,男舞者是bailaor,女舞者為bailaora。佛朗明哥的各式曲調(diào)稱之為palos,節(jié)奏模式叫做compas,一般來說,佛朗明哥和藍調(diào)音樂一樣,是十二拍一循環(huán),歌者隨時可以改變即興,譬如從3/4切分為 6/8,再以裝飾音繼續(xù)切分,做各式即興表現(xiàn)。因此,佛朗明哥的規(guī)則表面上看起來嚴謹,卻有非常大的即興空間,佛朗明哥吉他大師Juan Martin 便曾說,佛朗明哥是西班牙社會的小縮影,表面上固守尊崇傳統(tǒng),骨子里是無政府狀態(tài)。
佛朗明哥藝術(shù)里有一個名詞,叫做duende,意思是指演唱者的觸感與靈魂,它主宰了演唱者與聽眾之間的溝通,即便是在表達快樂的情緒,演唱者也能傳達深沈的情緒,令人動容。西班牙詩人Garcia Loca說,duende只能發(fā)現(xiàn)于「放逐的最深處,靈魂里最后一個鮮血四濺的房間」。它的力量來自于它超越了時間,duende的表現(xiàn)時刻本身就是不朽的。根據(jù)當代最重要的佛朗明哥唱片公司老板Mario Pacheco 的看法,duende是歌者的靈魂,世上天賜與的天賦,有的歌者有duende,有的就是沒有,那不是訓練與技巧可以彌補的。演唱會時,歌者與聽眾等待的就是duende的一刻,當那刻出現(xiàn)時,歌者不再是自己,而變成它所演唱的曲子。
2. Jaleo
在佛朗明哥表演里有一個特殊名詞叫jaleo,它是一種曲調(diào),也代表表演到最激昂時,歌者、吉他手與舞者的鼓掌聲(palmas)、彈指聲(palillos),以及觀眾的吶喊鼓噪聲交錯、互動,也就是最激昂、狂熱的境界。聽眾聽到迷醉處,不是高聲吶喊!ole,就是高喊「打字機萬歲」或「水」,前者是指舞者快速的腳步像打字機一樣,后者是因為安大露西亞是個缺水的地方,「水」就變成最神圣的贊美詞。
(四)佛朗明哥的舞蹈
1.來源與發(fā)展
佛佛朗明歌的舞者,男的叫做bailaor,女的叫bailaora。朗明歌舞蹈起源于1750年左右,在十九世紀時從街頭與私人聚會,進入職業(yè)表演場所。在那里,舞者可以相互競爭、激蕩,研發(fā)新的舞步,傳奇舞者El Raspao、El Estampio就是在此時開創(chuàng)了當代佛朗明哥舞蹈眩人的步伐與動作,大約也是在那個時候,所謂的hata de cola(有花邊、前面開衩的長裙)才變成女舞者的正式服裝。1910年,佛朗明歌進入劇場,發(fā)展出所謂的Flamenco opera,結(jié)合舞蹈、歌曲、吉他獨奏與喜劇。1915年,作曲家Manuel de Falla撰寫了第一出佛朗明歌芭蕾舞劇。La Argentina則在1920年代成立第一支舞團,帶隊出國表演,讓佛朗明哥舞蹈變成獨立的藝術(shù)。1930年代到1950年代間,最著名的佛朗明歌舞是Carmen Amaya,巡回全球演出,讓佛朗明歌變成舉世知名的藝術(shù)。
2.舞蹈術(shù)語
不同的佛朗明哥palos都有不同的舞蹈流程(routine),規(guī)則非常嚴格。在我們探索一首完整舞蹈作品的表現(xiàn)前,必須先了解一些佛朗明哥舞的術(shù)語。
(1)llamada(yum-ah-da):意思代表呼喚,但并非語言上的呼喚,而是由舞者踏出一連串步伐,提醒吉他手她打算結(jié)束這個段落或整曲舞碼。(2)paseo:意指踏步。舞者在舞臺上踏步繞走,擺出威武華麗的姿態(tài),做為兩個段落的串連,踏步不能錯拍。(3)desplante:段落里的舞步快速爆發(fā),通常以llamada啟動,是全曲的高潮。(4)silencio:意指安靜。在段落間,吉他手停止伴奏,此刻舞者的舞步速度逐漸增快,帶向高潮。這種表現(xiàn)特別常出現(xiàn)于algerias(ull- agree-us)。
(5)taconeo:腳步的變化,佛朗明哥舞者的腳步變化,可以從腳尖到腳掌到腳后跟,通常完整的舞蹈曲里會有一段特別表現(xiàn)腳步的solo。
(6)zapatedo:有兩個意思,通常是指腳尖、腳掌、腳后跟的solo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出復雜的節(jié)奏。另一個意思是特指zapatedo這種舞蹈形式,它的足部表現(xiàn)特別復雜,往往急停后又開始,不斷加速。旋律必須完全搭配步伐,需要吉他手與舞者的完美配合。
(7)jaleos(hell-aye-os):意指歡呼。每個舞團都搭配有專門負責jaleos的人,男的叫jaleador,女的叫jaleadora。他們通常也負責以palmas(拍掌)、pitos(彈指)控制節(jié)奏的表現(xiàn)。
(8)ida:意指離開。舞者以舞步提示伴奏樂手她要從一個曲式轉(zhuǎn)換成另一個曲式。
廈門吉他網(wǎng)
廈門吉他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