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Baroque)
五根弦吉他源自西班牙,大約出現(xiàn)在16世紀中葉,佛恩亞那與貝默度書中均曾提及五弦吉他。阿瑪特(Juan Carlos Amat)的五弦西班牙吉他 (GuitarraEspanola de CincoCordenes)一書中也有五弦吉他的記載。五弦吉他流傳至16世紀末,在歐洲大陸已十分普及,在17世紀更是廣為流傳。除了在西班牙境內流行之外,在法國與意大利貴族圈內也相當興盛,一直到1770年至1780年間六根弦吉他出現(xiàn)后,才逐漸消失;當五弦吉他普及之后,比維拉琴則逐漸消失。
五弦吉他長度約92公分,弦長63公分,音箱寬20公分—17公分—24公分,深度因背板為扁平或稍微凸出而有所變動,而現(xiàn)代吉他標準長度則約為99.5公分,因此五弦吉他的演奏姿勢,不必如現(xiàn)代吉他這樣需要給左手很大的移動空間,這同時也是因為此時期音樂之音域較窄且低的緣故。五弦吉他只有四個或五個琴格,主要用來彈奏和弦,使左手能保持在同一把位。巴洛克時期的五弦吉他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及德國發(fā)展不同,從形狀、結構及調音均有異同。因為始終沒有統(tǒng)一標準形狀,其演奏也因音樂種類不同而異。正常音程由4-4-3-4組成,有時改變標準音高(Scordature)的方法亦被采用,是由四弦吉他加上一高音弦組成,而當時吉他音樂家貝默度認為,五弦吉他基本上便是如此組成。
總而言之,巴洛克時期的吉他在早期吉他琴族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至此吉他才顯現(xiàn)其獨立地位。16世紀,吉他的光芒完全被魯特琴以及比維拉琴所遮蓋,這個事實可從當時大量的琉特琴及比維拉琴作品中看出,而19世紀時的吉他作曲家又把焦點放在其作品在音樂上的發(fā)展;巴洛克吉他處于這兩個時期之間,其風格則是純藝術音樂的,也就是以和弦撥奏伴奏之風格(strummed accompaniment)。吉他由于這種輪撥和彈奏(Punteado)的綜合彈法代表的風格在當時所造成的風行,終于為它在吉他音樂領域中取得一席之地。
廈門吉他培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