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學者在練習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作為一個大學生我談一點看法:
⑴要識譜,并掌握一定的樂理基礎知識。 這是學吉他的必要條件,可以邊練邊學。要重視最基本的音階練習,不要從興趣出發(fā),急于求成,追求速度。在熟練的基礎上再加快速度,持之以恒,就會熟練,那時再彈奏新練習曲時,速度自然會加快。
⑵初學彈奏,往往得不到明亮而又飽滿的聲音,時而發(fā)出“撲撲”的啞音。這是因為左手在按弦時手指沒有豎起,或者沒完全豎起,以至按弦不實,或者觸及了左右的鄰弦,影響正常發(fā)音。校正方法:左手拇指輕輕托起琴頸,按弦手指的第一、二關節(jié)應彎曲,這樣就能使指尖充分豎起,不碰觸左右其他的琴弦,彈奏時音色明亮。
有時,左右手彈奏時配合不當,也會影響正常發(fā)亂這往往是左手指頭按弦后右手沒能及時地撥弦,或者左手還未按實琴弦而右手過早地撥弦,從而發(fā)出啞音。校正方法:彈奏時左手指頭按實琴弦后在末跳離指板之前右手立即撥弦,然后按弦指頭跳離指板再作第二次相同的動作,要記住用慢速練習。
⑶在練習伴奏和弦時,節(jié)奏混濁不清,也是初學者常見的毛病。主要原因是沒能很好地掌握息音技巧。左手不是過早就是過遲地放松按弦的指頭。校正方法:當右手敲擊琴弦的同時,左手應緊按琴弦,發(fā)音到一定的時值后才能跳離琴弦做息音動作,千萬不可在右手敲擊琴弦的同時,左手過早地放松琴弦,否則發(fā)音會悶啞。反之,過遲地放松琴弦也會使節(jié)奏感到拖查。
練習之初,當右手敲擊發(fā)出音響后,左手再放松琴弦,音響的時值可特意延長。也就是說用極慢的速度完成一次息音動作。隨著動作的熟練程度,由慢至快地進行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