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臺灣高山族民歌.
啊...... 啊......
高山青, 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高山常青, 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長圍著青山轉(zhuǎn).
(嘿!那里努力海多那呀,
嘿伊呀嘿亞魯娃哪呀,
荷海呀荷那魯
娃伊都哎多那呀 荷海呀),
高山常青 澗水常藍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澗水長圍著青山轉(zhuǎn).(嘿!)

阿里山的姑娘 文/藍精靈。我記得在上小學(xué)時,音樂課的老師就教同學(xué)們唱這首歌,并且還給編排了一段舞蹈,在六一兒童節(jié)的聯(lián)歡會上,我們的歌舞曲獲得了老師們和同學(xué)們的好評。當(dāng)時唱這首歌時并不知道這個美麗的地方位于我們的寶島臺灣,只覺得這首歌很好聽。后來地理老師告訴我們,臺灣有日月潭、阿里山、澎湖灣等,幻想何時能去臺灣看看呢?我也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搭乘兩岸周末包機去領(lǐng)略一下臺灣的美麗風(fēng)景,嘴里哼唱著這首動聽的歌曲,感受阿里山優(yōu)美的景色以及熱情地阿里山的姑娘們。同是華夏兒女,同是炎黃子孫,我相信任何政治分歧都可以協(xié)商解決的,兩岸經(jīng)濟相互促進,會使我們百姓生活會得更多的實惠!

阿里山的姑娘。臺灣,高山族。又有叫《高山青》

阿里山在臺灣省臺中市嘉義縣東北,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名稱由來。相傳250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里,英勇善獵,只身翻山越嶺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來常常帶族人來此 打獵,收獲頗豐,人們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稱的阿里山,正確的說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組成,涵蓋了阿里山山脈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來說,阿里山山脈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區(qū)隔。
阿里山屬于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的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組成。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里曾只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后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園區(qū)內(nèi)除了有豐富珍貴的自然資源之外,亦保留了鄒族200多年原住民的人文資源,如今更因新中橫公路而與玉山國家公園串連起來,是一段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森林之旅。從嘉義乘登山火車4小時可達阿進而山風(fēng)景區(qū)。區(qū)內(nèi)群峰參峙,溪壑縱橫,既有懸崖峭壁之奇險,又有幽谷飛瀑之秀麗。最高處海拔2663米,山雖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櫻花、云海、日出四大勝景而馳譽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之說。通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疖噺纳侥_登峰,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鉆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松等溫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這些奇木異樹,在阿里山上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山風(fēng)勁吹時,山林如驚濤駭浪,發(fā)出轟天雷鳴,形成阿里山著名的萬頃林濤。凡是到阿里山的游客,都要親眼看看“阿里山神木”的雄姿。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車站東側(cè),聳立著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樹,樹身略傾側(cè),主干已折斷,但樹梢的分枝卻蒼翠碧綠,樹高52米左右,樹圍約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據(jù)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齡,約生于周公攝政時代,故被稱為“周公檜”,是亞洲樹王,僅次于美洲的巨極“世界爺”。在周公檜的東南方有一棵奇異有趣的“三代木”。三代木同一根株,能枯而后榮,重復(fù)長出祖孫三代的樹木,是造化的神奇安排。如今第一、二代的前身均已枯老橫頹,第三代卻仍然欣欣向榮。

漫山遍野的櫻花是阿里山又一奇觀。櫻花最盛處在阿里山“游客中心”一帶,陽春時節(jié),漫山遍野開滿了殷紅、潔白的櫻花,一堆堆,一叢叢,艷麗多姿,與森林的黛綠嫩翠交織成一片錦繡,阿里山群峰像穿上了綠底紅花的盛裝,令人如癡如醉。日出或薄暮天氣晴朗而有浮云時,阿里山經(jīng)常出現(xiàn)景色壯麗的云海。登上山頂平臺,放眼遠眺,白云從山谷涌起,迎風(fēng)飄蕩,時而如汪洋一片,淹沒千山萬嶺,露在云海上的峰類、樹木好象一座座浮嶼;時而如浪花翻飛,高潮迭起;時而如大地鋪絮,足下一片白茫茫;時而如山谷堆雪,林海中山頭若隱若現(xiàn),頗似海市蜃樓。若是晴天,落日的萬道金光照射在云海上,閃耀出千萬種色彩,茶色、杏黃、寶藍、艷紅、碧綠、變化無窮,更顯神秘迷人。游阿里山,不能不看日出。在阿里山名峰祝山之巔的平臺上,有一座漂亮的觀日樓。凌晨登臨樓臺,山中空氣清新潔凈,頭上晨星點點,四周群山起伏,林濤聲聲。東方微露一抹紅暈,淡若無有,卻又似彌漫天空。剎那間紅光驀地增強,遠方玉山蒼色的輪廓突然鑲上耀眼的金邊,一瞬間,太陽似跳躍般地騰空出現(xiàn)在玉山上,萬丈光芒四射,道道彩霞紛呈,青山翠谷,氣象萬千。好一個“日出奇觀”!要到祝山可坐火車或從電信局旁的石板路循階而去,穿過森林,大約四十分可抵。阿里山附近,還有姐妹潭和孔雀溪,也是游人訪幽探勝之地。姐妹潭是兩個相距百來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猶如阿里山的兩只水汪汪的眼睛。相傳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雙雙殉情,故后人附會而稱姐妹潭。姐潭為長形,積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呈圓形,積水清淺,明凈似鏡。環(huán)潭樹木倒影如畫,并有涼亭、小橋點綴其間。在阿里山林區(qū),還有慈云寺、樹靈塔、受鎮(zhèn)官及高山博物館、高山植物園等名勝。阿里山的風(fēng)光,名不虛傳,游人無不醉然。
廈門吉他網(wǎng)
|